7月20日,日本举行第27届参议院选举,由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丧失过半数议席。同时,参政党等在野党表现亮眼。此次选举折射出什么?日本政局将走向何方?
近日,上海日本学会形势研讨会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行,来自复旦大学、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就相关话题展开探讨。
执政党遭重挫
日本国会参议院共有248个议席,每三年改选一半。本次选举总计争夺125席,包括改选的124席和补选1席。
自民党总裁、首相石破茂的目标并不高——执政联盟继续维持参议院过半数议席。在不参与改选的123个议席中,自民党和公明党共拥有75席,意味着此次需要拿下至少50席。
然而,这一目标并未实现。最终,自民党获39席,公明党获8席,共计47席。加上不参与改选的75席,执政联盟在参议院共有122席,不到半数。
与会学者指出,此次选举体现出几大特点。
第一,执政联盟遭遇重挫,在地方和大城市选区全面失利。在全国32个“一人区”,即只有一个议员名额的选区,自民党仅赢得14个议席。
自民党昔日“票仓”也纷纷沦陷。比如在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的“地盘”鹿儿岛,尽管其4次助选,仍憾失一席。
在东京都选区,该党参议院议员会长、前厚生劳动大臣武见敬三落选。
公明党此次有14席改选,结果只获8席,几乎“腰斩”。特别是在琦玉、爱知两个选区,打破公明党18年来战无不胜的纪录。
在去年10月举行的众议院选举中,执政联盟未能获得过半数议席,为2009年以来首次。最新失利意味着其在参众两院都沦为“少数派”,这是自1955年自民党成立以来首次。
学者指出,执政联盟此次失利早有端倪。
除去年众议院选举失利外,在今年6月举行的东京都议会选举中,自民党也遭遇惨败,所获议席数创历史新低。东京都议会选举被视为参议院选举“前哨战”。
今年以来,石破茂内阁支持率持续处于“危险水域”(低于30%)。
近期民调显示,石破茂内阁支持率已逼近“下台水域”,跌至20%左右,创其上台以来新低。
学者指出,这主要是因为石破茂上台10个月来,内政外交乏善可陈。
内政方面,石破茂在清算自民党“黑金”政治、振兴地方经济、遏制生活成本上升等方面未能拿出有效对策。
外交方面,石破茂缺乏经验和人脉。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,石破茂在参议院选举前未能拿出对策。
两个赢家
与此同时,不少对自民党等老牌政党感到失望的选民转向“新人”。
此次参议院选举的第二大特点是,在野党国民民主党、新兴的民粹保守政党参政党表现亮眼。继立宪民主党之后,这两个政党成为重要在野力量。
经过此次参议院选举,国民民主党的席位从9个上升至22个。该党主打上调打工族收入免税门槛等政策,切中在职群体关切。
学者指出,在去年众议院选举中,国民民主党就已展露势头——席位达到28个,是选前议席的4倍。
在参议院,参政党的席位从原先的1个跃升至15席,实现重大突破。
这一次,成立仅五年,主打“日本人优先”的参政党强势参选,引人注目。
学者注意到,参政党迎合选民对日本经济现状的不满,主打限制移民等主张,同时通过街头演说、发表煽动性言论等方式扩大影响。
这也体现出此次参议院选举的第三大特征——新兴政党通过社交媒体吸引选民,尤其是年轻选民。
政局走向如何
参议院选举失利后,自民党内部、在野党以及民众要求石破茂下台的呼声高涨。但石破茂多次重申留任意向,以期保持政治稳定。不过,鉴于今后内外执政压力加大,仍不排除他辞职的可能性。
同时,学者注意到,高市早苗、小泉进次郎、岸田文雄等潜在接班人选各有软肋。而且,面对物价、关税等“烫手山芋”,首相之位并不好坐。
眼下,执政联盟要想坐稳执政党的位置,恐怕不得不争取更多支持,至少在参议院再争取3个席位,以占据过半数席位。
但是,石破茂21日表示,目前无意扩大执政联盟。国民民主党、日本维新会、立宪民主党、参政党也均表示,不会与自民党合作。不过,还有无所属党派参议员占据8个席位。
学者表示,石破茂手里还有最后一张牌——解散众议院提前大选。不过,鉴于执政联盟目前在国会地位并不稳固,轻举妄动恐将事与愿违。
总体而言,此次参议院选举是日本政治生态深刻变化、政党实力消长的一个缩影。
在日本政局几十年来的演变过程中,自民党主导的格局难被打破。但是,随着生活成本上涨、少子老龄化加剧等问题持续,民众失望情绪积累,给参政党兴起提供了空间。
同时,尽管多党化、碎片化趋势发展,但还不到火候。目前,参政党在参议院仅占15席,仍无法与自民党抗衡。而且,该党排外主张受到批评。但值得关注的是,参政党会否继续利用自媒体引导国民情绪。
(编辑邮箱:ylq@jfdaily.com)
人人顺配资-人人顺配资官网-线下配资平台-正规股票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